为什么声音体验设计对优秀的产品如此重要
听觉对人们的日常体验非常重要,但我们能用来描述身边声音类型的词语少之又少。这就是为什么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中声音体验设计经常惨遭忽视,最终用户体验往往不尽如人意。
本书从各方面为大家讲解声音和声音体验设计。经过声音体验设计的用户界面可以更加高效地传递信息,不仅可以脱离现代科技中视觉交互特有的混乱,还可以传达细腻的情感和状态。对于视觉设计我们已有许多标准和具体方案,那么对于声音体验设计而言,我们认为设计架构和术语也是必需的。建立更好的设计指导准则能让科技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使人的生活更加恬静舒适。
为什么声音重要
声音包含情绪
听是一种被动并时刻发生的行为,声音可使听者自发且直接地产生情绪反馈。音乐和声音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的情绪。例如,夏日的细雨声可以使人镇静、放松。又如,歌手 Amália Rodrigues 用葡萄牙语演唱的歌曲Estranha Forma de Vida,即使听不懂歌词,也会使人随之陷入忧郁。
声音包含信息
我们对于声音的许多反应是生理使然,这些反应的范围很广,从注意力的转移到遇事的决策都属于这类反应。
声音包含品牌特性
声音如果设计得好,那么可以让产品脱颖而出 ;如果设计得不好,那么将会对产品造成损害。就像视觉界面一样,声音也应该在产品和平台间维持一个稳定的形象。有时,声音本身并不特别,但与其他类型的设计元素相结合后就会变得很微妙,可以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帮助产品创造成功的品牌形象。
声音可以降低认知负荷
我们年复一年地制造着越来越多的产品,这使得我们所处的环境更多的是人为的结果,不再是一个自然演变过程的结果。
当前我们的注意力已经过载,未经设计的声音会加重大脑的负荷。音乐制作领域从模拟音频到数字音频的进步让我们可以更容易地制作和分享音乐,但这样的便利亦有坏处。例如,人们习惯于听音质被压缩过的音乐,不再想去音乐演出现场。如今,人们去室内音乐演奏厅享受一场自然、丰富的音乐演出已非常事,人们已经习惯了听一些经压缩后可以用低频设备
播放的低质量音乐。这样的习惯在人们的大脑中形成了潜在的认知负荷,被压缩的声音产生的微小差异必须以某种形式补上。这一实验性的论点也作为声音体验设计的潜力而存在。更好的声音和更少的压缩可以让我们花费更少的精力来取得更高的工作效率。
声音可以影响效率
随着不断进化,人类已经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背景噪声和变化了。自然界中很少有纯然的寂静,当然纯然的喧闹也很少见,在自然环境中喧闹和响声一般预示着危险。因此,声音往往能戏剧化地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效率。
比如,当我们的大脑中的某一部分感知到危险时,我们是很难专心工作的;当确定没有危险后,我们的大脑又可以无视这些干扰。总之,声音可以极大地影响我们所进行的工作,也可以强化或削弱我们的注意力,影响我们的创造和决策。
希望本书能为那些致力于声音体验设计的人带来帮助,无论你是为了创造新的声音体验还是优化已有的声音体验设计。从项目主管到产品经理,从设计师到开发人员,从企业家到集成设备制造商等其他非专业声音工程师,都可以参考和使用本书。我们期待它能帮助更多人了解如何获得更好的声音体验。
声音的主观性
声音体验设计的第一步便是深入了解声音的工作原理,这样我们在进行实际产品设计、体验设计或空间设计时就能使用这些原理(加入声音、改变声音、移除声音)。
很多时候,声音会被当作一个纯物理现象来探讨,而我们自身往往完全依靠主观的方式接收和体会声音。当我们对声音的讨论在客观物理概念(如声压级、波长、频率)和主观知觉性观点(如响度、音高)间摇摆,而不明确讨论对象时,整个讨论就会变得混乱。在本书中,我们希望能为读者明确区分声音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音频工程既复杂又富有挑战性,因为它总被我们特殊的听觉构造扭曲、介入。音频工程师与客户间一些失败的沟通,常归因于音频本身复杂的专业性。即使一些人简单地将声音定义为不同强度和频率下的空气振动,但当讨论人耳听见的声音时,不同人得到的结论也不全然相同。
我们的听觉会将声音这一物理现象放到哈哈镜前,具有同样物理能(以分贝为单位的声压波)的声音,在不同的频率里听到的响度不同 ;同样频率的声音又会因为具有不同的音高而具有不同的响度。当声音足够短时,人们完全听不出音调,只能听到类似“咔嗒”的声音。每次在讨论声音时,这些现象都会让我们变得迷茫。
学习如何听
任何人都需要借助良好的“倾听技巧”来判断声音,否则就没有办法真正地站在用户的角度。听是一个需要学习的技巧,需要付出时间来培养,需要刻意地去练习。理解音乐当然可以帮助你将声音设计得更好,但要注意你所处环境中的声音。
有时录音可以帮助你获取一个更丰富的研究样本。你可以录下生活中细微的声音,如有地毯的走廊上的脚步声和没有地毯的走廊上的脚步声的区别,餐厅里有巨大混响的声音,孩子和大人的声音;录下除草机、引擎、狗、轮船、汽车和天气的声音,去研究汽车的声音在隔着一面水泥墙和不隔时听起来有何不同,机器在不同角度、不同距离时听起来有何不同。
你可以使用电子录音机(见图 P-1)或手机应用录下 .wav 或 .aiff 格式的音频。这一点很重要,因为 .mp3 格式会压缩音频 ;.wav 和 .aiff 文件更大,具有更好的质量。这样可以在录音和播放声波波形图时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声音。一些手机应用,如 Twisted Wave Recorder,允许录音和回放,请用 44.1kHz 高频率录音。
下载免费的软件(如 Audacity 或 WavePad)后,就能实现边播边录了。
请记住,“听见”是一种被动的行为,而“倾听”是一种自发的体验。对于优秀的设计师来说,尝试去“倾听”而不只是“听见”是一项必备能力。
声音应该为我们所用,而不应该阻碍我们。好的技术应该开辟道路,让人们自在地生活。更好地理解声音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相信,当我们主动地去设计声音,而不只是简单地把声音元素加入设计时,用户的声音体验将有所提升。
期待本书可以帮助你理解、处理、提升声音体验设计,并对人们对于日常物品中声音体验设计重要性的认知有所提升。一起去好奇地、耐心地、大胆地倾听这个世界吧。
让我们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