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人工智能习题解析与实践》[33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人工智能习题解析与实践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9
  • 热度:10576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08:3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习题解析与实践/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实用规划教材》配合作者出版的《人工智能(第3版)》的内容,集习题解答、课堂演示和实践指导于一体,全面地反映了国内外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和发展方向,是从事人工智能学习、研究和教学的实用工具书。
  《人工智能习题解析与实践/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实用规划教材》共16章,内容基本与《人工智能(第3版)》对应。每章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目标与要求,简要列出每章的学习目标;第二部分是知识要点,简要概述各章的主要知识点;第三部分是习题解析,给出对应教材的习题答案;第四部分是补充习题,同时也给出了这些补充习题的答案;第五部分是课堂演示与实践指导,列出了算法演示、动画和视频资料,给出一些经典实践项目的实现过程和程序代码。
  《人工智能习题解析与实践/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实用规划教材》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可作为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化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学习人工智能的辅助教材,也可供从事人工智能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科研人员,特别是高校从事人工智能教学的教师参考。

作者简介

朱福喜,男,1957年出生,博士,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一直从事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用户自适应的社会标签生成和优化模型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化IPQoS系统模型研究与实现》。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网上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基础问题和模型研究》、《面向威胁的软件可信性分析模型》《专家系统开发环境与推理工具系统(87102034)》、国家863项目《国家科委办公知识信息系统(863-306-04-04-6)》和国防军工预演项目《支撑Ada语言的并行分布计算环境》的开发项目的研究、主持企业开发项目多项。1993年3月赴美国加州Alpha Omega公司从事项目合作半年,2000年8月访问美国西东(Seton Hall Uni.)大学,从事远程教育和数据挖掘研究一年。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或EI检索,包括SCI二区论文、ESI论文、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电子学报论文),编写教材和专著18部。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学习目标与要求
1.2 知识要点
1.2.1 人工智能的概念
1.2.2 人工智能的产生及主要学派
1.2.3 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和知识工程
1.2.4 图灵测试
1.2.5 人工智能应用系统
1.2.6 人工智能的技术特征
1.3 习题解析
1.4 补充习题
1.5 课堂演示与实践指导

第2章 用搜索求解问题的基本原理
2.1 学习目标与要求
2.2 知识要点
2.2.1 搜索求解问题的基本思路
2.2.2 实现搜索过程的三大要素
2.2.3 通过搜索求解问题的方法
2.2.4 问题特征分析
2.3 习题解析
2.4 补充习题
2.5 课堂演示与实践指导
2.5.1 课堂演示
2.5.2 实践指导:分啤酒问题

第3章 搜索的基本策略
3.1 学习目标与要求
3.2 知识要点
3.2.1 盲目的搜索方法
3.2.2 启发式搜索
3.3 习题解析
3.4 补充习题
3.5 课堂演示与实践指导
3.5.1 课堂演示
3.5.2 实践指导:传教士-野人过河问题的实现

第4章 图搜索策略
4.1 学习目标与要求
4.2 知识要点
4.2.1 或图搜索策略
4.2.2 与/或图搜索
4.3 习题解析
4.4 补充习题
4.5 课堂演示与实践指导
4.5.1 课堂演示
4.5.2 实践指导:天平称球
……

第5章 博弈与搜索
第6章 演化搜索算法
第7章 群集智能算法
第8章 记忆型搜索算法
第9章 基于Agent的搜索
第10章 知识表示与处理方法
第11章 谓词逻辑的归结原理及其应用
第12章 非经典逻辑的推理
第13章 机器学习
第14章 人工神经网络
第15章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第16章 专家系统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作为研究机器智能和智能机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备受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其意义已远远超出计算机学科的范畴。
  自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产生以来,使计算机具有智能,能够模拟人的思维和行为,一直是人工智能研究者的理想和追求。尽管人工智能的发展道路崎岖不平,但不畏艰难地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们并没有放弃对这个理想的追求。尽管计算机科学其他分支的发展也非常迅猛,并不断出现新的学科领域,但是当这些学科的发展进一步深化的时候,人们不会忘记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使计算机更加智能化。正是有这样一大批坚忍不拔、执着追求的人孜孜不倦地努力,才使我们迎来了人工智能的第三次高潮。近来,教育部已经申请将人工智能上升为一级学科,军事领域将其视为未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之一,而国家则将其列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
  在这个人工智能的春天里,作者作为人工智能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者,敢于下笔撰写这本人工智能教学工具书,首先要感谢那些不管人工智能是处于高潮还是处于低谷,都在人工智能领域默默奋斗的人们,他们的努力使得人工智能一直保持着那种神秘的魅力,吸引着作者在人工智能的教学岗位上站岗30余年(“站岗”一词来自于股票低迷时期那些默默坚守的持有人的执着),30余年终归有所积累;其次,要感谢作者的那些聪明优秀的学生,他们有的是优秀的本科生、研究生,有的来自于弘毅班、卓越工程班,他们在学习“人工智能”这门课程时表现出的不仅仅是天资聪慧,更多的是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作者与他们在“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和探讨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本书配合作者出版的《人工智能(第3版)》的内容,集习题解答、课堂演示和实践指导于一体,全面地反映了国内外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是从事人工智能学习、研究和教学的实用工具书。
  全书共16章,内容基本与《人工智能(第3版)》对应。每章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目标与要求,简要列出每章的学习目标;第二部分是知识要点,简要概述各章的主要知识点;第三部分是习题解析,给出对应教材的习题答案;第四部分是补充习题,同时也给出了这些补充习题的答案;第五部分是课堂演示与实践指导,列出了算法演示、动画和视频资料,给出一些经典实践项目的实现过程和程序代码。其中,第四、五部分的内容除了在本书中介绍以外,还提供电子版形式,读者,特别是教师,可以扫描封底的课件二维码下载,用于课堂演示和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实践。
  本书参考了许多较新的国外同类教材和教辅资料及习题解答,力图保持新颖性和实用性,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