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我们错了》[24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我们错了

  • 出版社:博库网旗舰店
  • 出版时间:2011-03
  • 热度:10537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08:3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我们错了
  • 作者:李启瑞
  • 定价:36
  • 出版社:商务
  • ISBN号:9787100076814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1-03-01
  • 印刷时间:2011-03-01
  • 版次:1
  • 印次:2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213

编辑推荐语

《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媒体相继报道,中央有关领导批示表扬,全国专项教育活动办公室向全国新闻战线推荐! 向虚假报道说“不”! 古训云,正人先正己。早在2010年初,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就由旗下的《南国早报》编印了内部“警示教材”《我们错了》。2011年初,为响应全国新闻战线“杜*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坚守媒体公信力,集团在内部版《我们错了》基础上,综合旗下各媒体以往搜集、整理的案例,加以扩展、整合,编成本书,公开发行。全书收录各类虚假、失实报道及其他差错90多个案例,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惩前毖后,既为自律,亦供共勉。

内容提要

开门办报历来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一份报纸面世,要经历采访、编辑 、审核、校对、印刷等多个环节,难免出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错了 就改,是一种姿态,*是一种气度。古训云,正人先正己。早在2010年初 ,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就由旗下的《南国早报》编印了内部“警示教材”《 我们错了》。
     2011年初,为响应全国新闻战线“杜*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 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坚守媒体公信力,集团在内部版《 我们错了》基础上,综合广西日报及其旗下南国早报、当代生活报、南国 今报在内的虚假、失实、差错新闻案例,加以扩展、整合与精选,编成本 书,公开发行。
     《我们错了》收录各类虚假、失实报道及其他差错90多个案例,每个 案例包括稿件差错部分的原文、造成差错的原因、差错引起的后果,并以 教训的形式予以分析和点评。同时,以总编辑手记的形式,收集了9篇总编 辑对于如何避免失实报道和报道差错的心得体会,以利将来少犯错误或不 犯错误。
    

目录

缘何出版《我们错了》
——访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李启瑞/刘昆
向虚假新闻说“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
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编辑出版《我们错了》一书/晋雅芬
杜*虚假新闻要下真功夫/《光明日报》评论员
《我们错了》将传之久远,任桂瞻
**编 《南国早报》案例
开场白
“桔树结南瓜” 原是恶作剧
蹊跷泥石流夜班辨真伪
来信未核实报社赔三千
“性课程改革” 乃子虚乌有
上错客车门全文系杜撰
依赖通讯员 旧事变新闻
小稿伤同行调查还真相
饼干能燃烧为何成新闻
自己写自己公正怎保证
“听说死了人” 根本没证据
赌球有“黑爪” 究竟在何处
借条或有假债务却是真
采访副校长错成“李校长”
帮人讨工资误伤第三方
他人有纠纷记者被卷入
新规不了解交警被冤枉
写“自杀告示” 引自杀威胁
“难过东门关” 采访不过关
“租金有猫腻” 数字出问题
删掉“抽检地” 官司打几年
对方随手指记者信为真
细节未求证写错报警人
通讯写人物错了主人名
不明当地情化名出问题
本是邮政局不料成电信
本属河池管为何“搬”百色
一篇调查稿差错四五处
看样太“放心” 错了**名
转载外地稿隐患须防范
名之曰“落地” 岂能成抄袭
“说明”不清楚 “红姐”讨说法
找图配文章弄巧反成拙
图文不相符张冠给李戴
拍照未采访部门要正名
编辑凭印象一图配两文
用词不严谨赔礼又赔钱
“比”误为“不如” 意思正相反
术语不理解标题出差错
标题乱断句意思很离谱
照片露脸面赔了四千元
点了姐妹名姐姐有意见
“大闹美容院” 引人闹报社
“恩怨两家人” 官司惹上身
记者未到场写出“现场稿”
人虽在现场稿件“没现场”
“请酒上百桌” 劳模求公平
记者说的话加给受访者
重金买“燕窝” 记者“没脑壳”
水果很便宜换算有问题
事涉“丢饭碗” 下笔要慎重
他变我不变差点惹官司
号码错一个电话一连串
听人这么说岂是亲眼见
消息本不长*正两百字
正面写报道一语引不满
没访当事人终有后遗症
正面写先进记者挨耳光
第二编 《当代生活报》案例
虚构“假钞公司” 杜撰猛料“新闻”
部分细节有缺失输了官司又赔钱
轻信通讯员 “新闻”出大错
本非我所为不该冤枉我
配文图片欠思量伤及无辜惹麻烦
专用名词乱简称政策解读成误读
历史知识欠缺低级错误难免
第三编 《南国今报》案例
广告侵了权报社要赔钱
坠楼出意外事出别有因
身心俱已伤媒体还曝光
为了找看点编辑乱定性
记者就要跑细节*重要
朋友来投诉被指谋私利
图片说明含糊引发名誉官司
标题不严谨厂家来索赔
“自己人”点评结论难服众
乞丐“大写真” 其实为杜撰
虚构普法案例引发百万诉讼
当事人已逝何必再为难
“落难”秀气女生竟是记者臆造
仅凭朋友反映仓促成稿出错
单听一面之词伤害另外一方
把男看成女眼见不为实
第四编 《广西日报》案例
轻信来电“*正” 不错反而搞错
转载文章偷懒差错在所难免
旧稿重“翻新” 逝者竟“受访”
“复制”“粘贴”草成文电脑怎能替人脑
局长违纪已被“双规” 居然“复出”检查工作
“兵书”倒背如流偏偏“街亭失手”
自己节日都搞错错在不易出错处
准备不充分代表“被改名”
人物名字常搞错折射采编不细心
错之一字谬以千里
编辑马虎文不对题
删减未通读丢三又落四
岁尾年初易出错记时方式要写实
量词出差错报道全失真
把关制度缺失稿件重复见报
同一专版两度现身
防错无奥秘认真是关键
民族问题无小事名称写法要记全
第五编 总编辑手记
我们到底为何犯错?/李启瑞
从“桔子树上结南瓜”说开去/蒋钦挥
再谈“桔子树上结南瓜”/蒋钦挥
合情还要合理,客观还要公正
——2005年3月1 5日至31日半月值班体会/蒋钦挥
从两张照片看记者“到现场”/蒋钦挥
对照别人,提高自己
——从两篇文章谈写活人物新闻/蒋钦挥
严谨,严谨,再严谨/蒋钦挥
新闻职业道德的底线
——由一篇虚假报道想到的/陈璞
对虚假新闻的剖析、认识与堵截/黄荣 黄志诚 李成连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