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第1版于2010年7月出版,经过5年多的使用,编著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跟踪总结教材使用效果,并结合近几年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发展趋势,对该教材进行了修订和提升。本书第2版中适当增加了近几年新的前沿知识,增加习题,完善了实践内容,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为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打下良好基础。该教材于2014年被评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使用该教材的本科生课程“语音信号处理”是山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对教材的进一步完善也是这门课程建设的内容之一。
在保持第1版教材优点基础上,第2版具有下列特点:
(1)内容更加全面,原理深入浅出,知识结构合理。
(2)更加突出新理论的应用案例呈现,不仅有基础的语音编码、合成、识别和增强的经典理论,而且进一步增加了用小波分析、神经网络、独立分量分析等近代信号处理新理论和方法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和应用,同时增加了语音评价的新理论。特别是新增的后几章内容,配有程序代码,既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为社会培养语音信号处理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适用性更广泛。不仅适用于本科生作为教材,而且由于应用部分的加深,对于通信专业和信号处理方向的研究生也适宜作为教材和参考书。
本书主要以高年级本科生和初次学习语音信号处理知识的研究生为读者对象,注重语音信号处理基础知识及主要应用的描述,同时对本领域的最新成果也有介绍。全书共14章,第1章是绪论,第2章是语音信号的数字模型,第3章是语音信号的短时时域分析,第4章是语音信号的短时频域及倒谱分析,第5章是语音信号线性预测分析,第6章是矢量量化,第7章是语音编码原理及应用,第8章是语音合成原理及应用,第9章是语音识别基本原理与应用,第10章是语音增强原理及应用,第11章是小波分析及在语音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第12章是人工神经网络及在语音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第13章是独立分量分析及在语音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第14章是语音质量评价和可懂度评价原理及实现。附录A是本书中出现过的专业名词缩写、全称及中文解释,按照英文字母顺序排列,供大家学习时参考。本书第1~6章属于基本理论部分,所附的MATLAB程序较多,第7~14章是语音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第1版这部分附的程序较少,第2版在增加新的研究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这些方法在语音信号处理应用部分的MATLAB程序。为方便读者检索程序附录B给出了本书所有程序的索引。
本书前6章内容可以用作工科高校相关专业32~40学时的课程教学,后8章内容可作为本科生选学内容或研究生课程内容。
本书配有电子课件、MATLAB源程序等教学资源,读者可以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www.hxedu.com.cn)免费下载。
本书由张雪英教授担任主编,李凤莲、贾海蓉和李鸿燕副教授担任副主编,程永强教授、马建芬教授、白静教授、孙颖博士、黄丽霞博士参编,具体分工是:第1、2、3、4、6、8章由张雪英编写,第5章和附录A由李凤莲编写,第7章由程永强编写,第9章由白静编写,第10章由贾海蓉编写,第11章由孙颖编写,第12章由黄丽霞编写,第13章由李鸿燕编写,第14章由马建芬编写。全书由张雪英教授统稿。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特别是MATLAB程序的调试过程中,得到了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音视频技术研究中心的一些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