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计算机与网络应用基础》[29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计算机与网络应用基础

  • 出版时间:2010-08
  • 热度:10867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08:3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大学计算机与网络应用基础》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基础知识与应用;下篇为实验与测试。上篇包括两部分内容,即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以及以Intemet为核心的网络基础知识与应用。该篇在内容组织上采取案例驱动的方式,通过实例介绍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学习者能在短时间内较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及操作应用。下篇实验与测试中的内容与上篇介绍的各知识点相对应,实验设计新颖、生动,突出应用,篇后提供的大量测试题均附参考答案。
《大学计算机与网络应用基础》附有光盘,提供与教材配套的电子课件、测试题和实验所需的原始素材,便于教师备课,同时也便于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
《大学计算机与网络应用基础》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

目录

上篇 基础知识与应用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发展及应用
1.1.1 计算机的发展
1.1.2 计算机的应用
1.2 计算机系统概述
1.2.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2.2 计算机硬件系统
1.2.3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配置
1.2.4 计算机软件系统
1.3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
1.3.1 数据与信息
1.3.2 进位计数制
1.3.3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3.4 信息安全
思考题1

第2章 Windows操作系统
2.1 操作系统概述
2.1.1 操作系统的概念
2.1.2 常用操作系统及分类
2.1.3 Windows的历史及Windows XP的特点
2.1.4 Windows的启动及帮助
2.2 Windows XP的基本概念及操作
2.2.1 桌面
2.2.2 windows XP基本操作
2.2.3 剪贴板和剪贴簿查看器
2.3 文件和文件夹管理
2.3.1 文件和文件夹
2.3.2 “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
2.4 程序管理
2.4.1 程序的运行和关闭
2.4.2 windows任务管理器
2.5 控制面板及常用设置
2.5.1 设置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属性
2.5.2 管理用户账户
2.5.3 显示设置
2.5.4 设备管理
2.5.5 添加硬件
2.5.6 添加或删除程序
2.5.7 打印机
2.6 windows XP高级应用
2.6.1 注销
2.6.2 切换用户
2.6.3 待机或休眠
2.6.4 系统还原
思考题2

第3章 常用办公软件
3.1 Word 2003文字处理
3.1.1 Word 2003主窗口
3.1.2 文档的录入与编辑
3.1.3 文档的排版
3.1.4 表格
3.1.5 图文混排
3.2 PowerPoint演示文稿
3.2.1 创建演示文稿
3.2.2 视图方式
3.2.3 设置演示文稿外观
3.2.4 多媒体与动画效果
3.2.5 幻灯片放映
3.3 Excel 2003电子表格
3.3.1 Excel基本概念
3.3.2 建立工作表
3.3.3 公式与函数的应用
3.3.4 工作表的编辑和格式设定
3.3.5 使用图表
3.3.6 数据管理
思考题3

第4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4.1 计算机网络概述
4.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4.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功能
4.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1.4 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模式
4.2 数据通信基础
4.3 网络体系结构
4.3.1 网络协议
4.3.2 网络体系结构
4.4 局域网组网技术
4.4.1 局域网
4.4.2 局域网应用实例.
思考题4

第5章 Internet基础及应用
5.1 Intemet概述
5.1.1 Interact的产生与发展
5.1.2 Internet在中国
5.2 Internet的接入方式
5.3 IP地址与域名
5.3.1 IP地址
5.3.2 域名和主机地址
5.3.3 IP地址和域名的分配与管理
5.3.4 未来IP的发展
5.4 Intemet提供的服务
5.4.1 WWW浏览
5.4.2 电子邮件
5.4.3 文件传输服务(FTP)
5.4.4 BBS和网上论坛
5.4.5 即时通信
5.4.6 博客
5.4.7 网络电视和网上直播
5.4.8 电子商务
思考题5

第6章 DreamWeaver网页设计
6.1 HTML语言
6.2 Dreamweaver概述
6.2.1 Dreamweaver界面
6.2.2 网页模板
6.2.3 创建站点
6.3 网页制作
6.3.1 页面属性设置
6.3.2 构成网页的元素
6.3.3 行为
6.3.4 框架
思考题6

第7章 Flash动画制作
7.1 Flash的开发环境
7.1.1 Flash的特点
7.1.2 Flash的界面组成
7.2 Flash的基本概念
7.2.1 Flash的常用术语
7.2.2 Flash的动画原理
7.2.3 绘制基本图形
7.2.4 元件和库
7.3 动画制作与发布
思考题7

下篇 实验与测试
实验1 计算机基础知识
实验2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
实验3 文件和文件夹管理
实验4 Word基本操作及排版
实验5 Word表格制作
实验6 图文混排及高级应用
实验7 演示文稿的建立
实验8 幻灯片动画、超级链接和放映
实验9 Excel基本操作
实验10 Excel图表
实验11 Excel数据管理
实验12 局域网
实验13 WWW浏览与电子邮件
实验14 WWW和FTP服务器
实验15 Dream Weaver网页制作
实验16 Flash动画制作
测试题1 计算机基础知识
测试题2 WindowsXP基础知识
测试题3 Word文字处理
测试题4 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
测试题5 Excel应用
测试题6 计算机网络基础
测试题7 Internet基础及应用
测试题8 DreamWeaver网页制作
测试题9 Flash动画制作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高级语言早期是面向过程的语言,后来发展到面向对象语言,如VC、VB和VFP等都支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随着网络的发展,出现基于Web应用的语言,如Java、XML结构化标记语言等。其中XML以其良好的数据存储、高度结构化、扩展性强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网页编程及网络应用。
(3)语言处理程序
语言处理程序主要有汇编程序、编译程序、链接程序和解释程序等。计算机只能接受O和1组成的代码,即机器语言程序。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必须经过“翻译”形成机器语言程序,计算机才能执行。语言处理程序就是完成这种翻译的软件。
(4)测试程序、诊断程序、调试程序、监控程序
测试程序是能检查出程序中错误的程序;诊断程序用来帮助系统管理员或程序员检测计算机系统的故障,以便维护;调试程序用来跟踪程序执行,以便发现和纠正程序中的错误;监控程序用于分配、管理主机和外设的操作,分析并响应用户命令,实现人机联系和监控。
3.应用软件
用户为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而设计、开发的软件称为应用软件。一般把解决各类特别问题的应用程序的组合称为软件包。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计算机应用软件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多样。

前言/序言

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目的是利用计算机处理各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对他们而言,不仅要了解计算机这个现代化工具本身,而且要了解使用计算机能做什么、会做什么。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应更强化计算机应用及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很多高校已形成“基础+技术+应用”三个层次的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其中“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通常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及其应用、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Internet应用、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基础等。但很多高校都面临着课程内容多,学时少,学生负担重的状况。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灵活地掌握最基础、最先进的内容,以便将来进一步拓展,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发现,学生对操作系统及办公软件内容反映较好,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基础内容普遍认为理论性太强,对后续专业课的帮助不大。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基础,文科学生更感教学偏重理论化。对这个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在后续课程中加上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这样讲解、实验都比较透彻,但要增加学时,对公共课教学而言是很难的;二是调整教学内容,在现有基础上,删去部分不合适的内容,从易于教学、方便操作、实用性强的角度出发,增加计算机网络基础操作的应用。
本书采用第二种解决方案,以实践应用为目的,弱化理论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实践证明,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精选教学内容及案例,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完全可以做到在短时间内达到教学目标。
本书在组织形式上也做了改进,打破传统教材将理论与实验分开成书的形式,将理论与应用、实验与测试两部分放在一起,分成上、下两篇,学习时可前后对照。同时随书所附光盘提供与教材配套的电子课件、实验所需的原始素材和试题库等。
本书第1章,实验1、4和测试题1、3由梁洁编写;第2章,实验2、3和测试题2由张国生编写;第3章Word部分,实验5、6由崔燕妮编写;第3章PPT部分,实验7、8和测试题4由马竹芬编写;第3章Excel部分,实验9、10、11和测试题5由李志红编写;第4、5章,实验12、13、14和测试题6、7由张泽华编写;张黎完成了局域网部分内容;第6、7章,实验15、16和测试题8、9由林玲编写;本书电子课件由梁洁完成,梁洁审阅并对全书进行统稿。赵东风教授、余江教授对本书的编写给予了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许多不足或疏漏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