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25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10
  • 热度:7364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08:3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编写遵循信息化教学能力导向的设计思想,密切联系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实际,是一本实用的新形态教材,也是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配套教材,被评为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新形态教材。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信息化教学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同时贴近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前沿,形成具有高阶性和创新性的全新内容体系。全书共分六章,分别是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概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困境、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环境、数字教学资源开发、创新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该书通过二维码关联了丰富的拓展阅读、教学视频、教学设计等资源,能够很好地支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可以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生、研究生的教育技术通识类课程的教材,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参考书,也可以供从事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学与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相关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黄立新,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影视传媒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专注于智慧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与环境、教学设计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建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主讲“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程教育”两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概述
1.1 主要概念
1.2 技术与教育
1.3 教师角色的转变
1.4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第2章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困境
2.1 教育信息化发展回顾
2.2 信息化引发教与学的变革
2.3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误区与应对策略

第3章 信息化教学设计
3.1 信息化教学与信息化教学设计
3.2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流程
3.3 信息化教学策略设计

第4章 信息化教学环境
4.1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4.2 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
4.3 网络教学环境
4.4 移动学习环境

第5章 数字教学资源开发
5.1 数字教学资源开发概述
5.2 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5.3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
5.4 微课的开发
5.5 网络课程的开发

第6章 创新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6.1 教学准备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6.2 情境创设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6.3 内容呈现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6.4 资源推送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6.5 学生参与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6.6 教学评价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教学的发展,信息技术会更广泛、更深入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教师能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新性地使用信息技术,关系着教学信息化的成败,也影响着教育现代化的实现。通过开设现代教育技术或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等教师教育课程,提高教师应用技术创新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课程有幸在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截至2020年7月已经连续开课八个学期。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中,我们采用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课程的主要内容作为在线培训课程,培训对象覆盖浙江省86个区县的十万余名教师。使用者高度认可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学习效果好,满意度高。在线课程最大的优势是能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从学习者的反馈信息和教学实践中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增补,优化和完善内容体系,推陈出新,去粗取精,动态生成教学信息,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2019年,“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数字课程由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
  2018年,“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入选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新形态教材建设项目,我们在实践中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内容进行沉淀和提升,力图编写课程的配套教材,将信息化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教育技术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材当中。从教材的构思到成稿历时近两年,基本形成了体系完整、体例规范、图文并茂、易学易用的新形态教材。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纸质教材中嵌入二维码,集成文字无法呈现的富媒体数字资源,将教材、课堂、在线资源三者融合起来。
  本教材内容密切联系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实际,从理解教师的信息化教学需求、紧贴信息技术发展前沿的角度来规划教材内容体系,用实用的内容牢牢吸引学习者,兼顾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移动教学环境,与在线课程相得益彰,为学习者提供精致、有趣、实用的在线学习资源。通过本教材和在线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可以了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基础理论,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创新的意识和思维;能够理解信息化教学模式,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设计教学;熟悉各种常用教学设备的操作、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能够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建议本教材与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配合使用,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方式,在保证教学方法先进的同时注重互动教学,创新性应用翻转课堂——课前阅读教材和在线学习+线上交流讨论+课堂答疑互动+作品设计+实践训练。
  本教材共6章,每章内容较为完整且相对独立,方便灵活安排教学顺序和组织教学活动。各章体例结构一致,章前通过可观测行为来描述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后能做什么,通过内容结构直观呈现章节要点;由情境故事引入章节内容,通过一线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真实故事,生动地揭示章节内容学习缘起;章节具体内容对学习目标的达成进行一一回应,并通过实践任务、思考与讨论、探究与合作驱动学生进行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技能;章后通过小结概括章节内容,通过自我测试进行学习效果的检验。
  本教材的编写分工如下:张家华负责“2.3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误区与应对策略”“5.5.2创建网络课程”的编写;陈丽敏负责“5.3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的编写;王良辉负责“6.1教学准备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的编写;梁萍儿负责“6.2情境创设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的编写;王小明负责“6.5学生参与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的编写。在修改阶段,何文涛、王小明、毛刚分别参加了“第3章信息化教学设计”“第4章信息化教学环境”“第5章数字教学资源开发”的修改;黄立新担任主编,完成其余内容的编写,并负责统稿。研究生齐光可、王功、曾彩虹、翟文萍、夏颖、陈书慧、薛周明、孙丹、贾丽丽、刘告、李娜、詹梦颖等人做了大量的资料整理工作。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周跃良教授以及赵立峰、管珏琦、朱悦等老师为本教材的编写和课程的开设做了许多工作,在此,特别表示感谢!还要感谢高等教育出版社给予我们的鼎力支持,路秋丽编辑的督促和鼓励让我们持续前行。
  本教材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大量专家、学者的著作、论文和网络资源,这对于完善本教材的内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此特向文献资料的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我们在脚注中对引用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标引,如有疏漏,敬请谅解。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也是日新月异,尽管本教材的基本内容已经过数次教学实践,然而不足之处仍难以避免,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