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软件架构建模和仿真:Palladio方法》[40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软件架构建模和仿真:Palladio方法

  • 出版社:互动创新图书专营店
  • 出版时间:2018-09
  • 热度:10568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08:3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5b62b57bNd3cb9f8a.png
 书名:  (正版特价)软件架构建模和仿真:Palladio 方法|231694
 图书定价: 79元
 图书作者: (德)拉尔夫·H.雷乌斯纳(Ralf H.Reussner) 等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9/1 0:00:00
 ISBN号: 9787111607229
 开本: 16开
 页数: 0
 版次: 1-1
 作者简介
[德] 拉尔夫 H.雷乌斯纳(Ralf H. Reussner) 斯特芬•贝克尔(Steffen Becker) 詹斯•哈佩(Jens Happe) 罗伯特•海因里希(Robert Heinrich) 安妮•科齐奥勒克(Anne Koziolek) 海科•科齐奥勒克(Heiko Koziolek) 马克斯•克莱默(Max Kramer) 克劳斯•克罗曼(Klaus Krogmann) 编著:拉尔夫·H.雷乌斯纳(Ralf H. Reussner) 博士,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软件工程教授,软件设计与质量研究院主任,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执行董事。
斯特芬•贝克尔(Steffen Becker) 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软件工程教授。
詹斯•哈佩(Jens Happe) SAP公司高级研究员,软件初创公司avenyou的联合创始人。
罗伯特•海因里希(Robert Heinrich)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软件设计与质量研究院持续质量工程研究组主管。
安妮•科齐奥勒克(Anne Koziolek)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初级教授,软件设计与质量研究院架构驱动需求工程研究组主管。
海科•科齐奥勒克(Heiko Koziolek) ABB公司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和全球化研究领域协调员。
马克斯•克莱默(Max Kramer)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软件设计和质量研究院科学家。
克劳斯•克罗曼(Klaus Krogmann) Citrix/GetGo质量工程平台经理。

 内容简介
本书给出一种新的定量的架构模拟方法来讨论软件设计和架构的质量和属性,让软件工程师在早期设计阶段就能够建模和评估软件服务的质量。书中提出了第一个针对软件架构的模拟器Palladio,向学生和专业人员展示了为了分析软件服务的性能如何建模可复用、参数化的组件以及可配置和部署的系统。。
 目录

出版者的话
译者序
推荐序
前言
第一部分 软件架构的工程方法
第1章 引言 2
1.1 软件设计的工程方法 4
1.2 软件架构的角色 5
1.3 软件组件的角色 5
1.4 Palladio方法 6
1.4.1 Palladio方法可以预测哪些质量属性和度量值 6
1.4.2 Palladio方法由哪些部分组成 7
1.4.3 和遗产系统的关系 8
1.5 本书结构和阅读路径 8
第2章 Palladio方法简介 10
2.1 Media Store 10
2.1.1 Media Store需求 10
2.1.2 Media Store用户交互 11
2.1.3 初始设计 12
2.1.4 初步设计决策 13
2.2 Palladio的角色 14
2.3 仿真结果 15
2.4 容量规划 16
2.5 Media Store:可选的设计 18
2.5.1 将ReEncoder组件分配到另一个服务器 19
2.5.2 增加缓存组件 20
2.5.3 替换TagWatermarking和ReEncoder组件 21
2.6 结论 22
第二部分 架构建模
第3章 架构级视点 24
3.1 概述 24
3.2 模型、视点、视图类型和视图 25
3.2.1 模型和建模语言 25
3.2.2 视图、视图类型和视点 27
3.2.3 架构视点 28
3.3 结构视点 29
3.3.1 组件存储库 29
3.3.2 装配 32
3.3.3 组件类型层次结构 33
3.4 行为视点 34
3.4.1 组件内部行为 34
3.4.2 组件间行为 35
3.4.3 场景行为 36
3.5 部署视点 37
3.6 决策视点 38
3.6.1 决策类型分类 39
3.6.2 建模决策 39
3.6.3 决策视图类型 40
3.6.4 扩展示例 44
3.7 问题和练习 45
3.7.1 问题 45
3.7.2 练习 45
3.8 拓展阅读 46
3.9 小贴士 47
第4章 架构重用 48
4.1 术语 48
4.2 组件和接口重用 49
4.3 架构风格重用 52
4.4 架构模式重用 53
4.5 参考架构重用 54
4.6 产品线架构 54
4.6.1 产品合成 55
4.6.2 产品配置 55
4.6.3 上下文解释 56
4.7 问题和练习 56
4.7.1 问题 56
4.7.2 练习 56
4.8 拓展阅读 56
4.9 小贴士 57
第三部分 架构分析
第5章 质量建模 60
5.1 质量属性 60
5.1.1 性能 60
5.1.2 可靠性 61
5.1.3 成本 61
5.2 目标驱动方法 61
5.2.1 实用主义 62
5.2.2 表示 62
5.2.3 简化 63
5.3 组件质量 64
5.4 使用画像及其传播 67
5.5 执行环境 69
5.6 领域特定质量建模 71
5.7 整体Palladio模型装配 72
5.8 问题和练习 72
5.8.1 问题 72
5.8.2 练习 73
5.9 拓展阅读 74
5.10 小贴士 74
第6章 数据获取 75
6.1 概述 75
6.2 真实用户和应用程序性能监控 78
6.2.1 使用和适用性 78
6.2.2 数据解释 79
6.2.3 常用工具 80
6.2.4 示例 81
6.2.5 讨论 81
6.3 资源需求估算 81
6.3.1 使用和适用性 81
6.3.2 数据解释 82
6.3.3 常用工具 83
6.3.4 示例 84
6.3.5 讨论 84
6.4 估算失效概率 84
6.4.1 使用和适用性 85
6.4.2 数据解释 86
6.4.3 常用工具 86
6.4.4 示例 86
6.4.5 讨论 86
6.5 常见的缺陷 87
6.5.1 错误的资源需求 87
6.5.2 不准确的计时器 87
6.5.3 缺失资源 87
6.5.4 没有验证 87
6.5.5 太多细节 88
6.6 问题和练习 88
6.6.1 问题 88
6.6.2 练习 88
6.7 拓展阅读 89
6.8 小贴士 90
第7章 回答设计问题 91
7.1 设计问题 91
7.1.1 常见的质量设计问题 91
7.1.2 其他性能设计问题 92
7.1.3 其他可靠性设计问题 92
7.2 理解结果 93
7.2.1 理解性能结果 93
7.2.2 理解可靠性结果 101
7.3 提高质量的策略 103
7.3.1 性能策略 103
7.3.2 可靠性策略 104
7.4 自动搜索更好的架构 105
7.4.1 评估标准 105
7.4.2 自由度 105
7.4.3 PerOpteryx:自动化探索 106
7.5 问题和练习 108
7.5.1 问题 108
7.5.2 练习 108
7.6 拓展阅读 108
7.7 小贴士 109
第8章 在后台 110
8.1 质量分析工具 110
8.2 Palladio模型的性能模拟 112
8.2.1 工作负载生成器 112
8.2.2 模拟用户 112
8.2.3 模拟系统请求 113
8.2.4 模拟资源 114
8.2.5 模拟调度策略 114
8.2.6 收集度量数据 116
8.3 性能分析工具 119
8.3.1 SimuCom:生成式模拟 119
8.3.2 EventSim:解释式模拟 120
8.3.3 SimuLizar:模拟中的自适应 120
8.3.4 ProtoCom:性能原型开发 121
8.3.5 进一步的分析工具 121
8.3.6 选择性能分析工具 122
8.4 可靠性分析 123
8.4.1 求解参数依赖性 123
8.4.2 确定可能的物理系统状态及其概率 123
8.4.3 为单个PSS生成DTMC 124
8.4.4 评估DTMC和聚合结果 124
8.4.5 总结 124
8.5 成本分析 125
8.6 问题和练习 125
8.6.1 问题 125
8.6.2 练习 126
8.7 拓展阅读 126
8.8 小贴士 126
第四部分 嵌入软件工程过程
第9章 软件工程过程 128
9.1 何时使用(或不使用)基于模型驱动的软件质量预测 128
9.1.1 基于模型驱动质量预测的成本 128
9.1.2 基于模型驱动质量预测的好处 129
9.1.3 Palladio应用指标 129
9.1.4 嵌入软件系统活动 130
9.2 基于组件的质量感知的开发过程 133
9.2.1 开发人员角色 134
9.2.2 组件开发 135
9.2.3 利用组件进行开发 135
9.2.4 规范工作流 137
9.2.5 质量分析工作流 140
9.2.6 对质量进行建模时的交互 141
9.3 开发过程中的应用 142
9.3.1 顺序过程模型 143
9.3.2 迭代过程模型 144
9.4 问题和练习 146
9.4.1 问题 146
9.4.2 练习 146
9.5 拓展阅读 147
9.6 小贴士 147
第10章 与需求工程的关系 148
10.1 需求工程基础 148
10.1.1 需求来源 148
10.1.2 需求类型 149
10.1.3 精化质量需求 151
10.1.4 软件质量术语 151
10.2 需求活动和架构级活动的关系 153
10.2.1 与架构级设计的关系 154
10.2.2 与架构级分析的关系 156
10.3 在生命周期后期阶段的需求检查 157
10.4 问题和练习 158
10.4.1 问题 158
10.4.2 练习 158
10.5 拓展阅读 158
10.6 小贴士 159
第11章 与实现的关系 160
11.1 正向工程和逆向工程概述 160
11.2 正向工程 162
11.2.1 SimuCom仿真映射 163
11.2.2 Java SE和EE原型映射 165
11.2.3 Java SE和EE代码存根映射技术 167
11.2.4 SCA映射技术 168
11.2.5 映射总结 168
11.3 逆向工程 168
11.3.1 组件结构检测 169
11.3.2 组件行为检测 171
11.3.3 控制流和数据流的参数化 172
11.3.4 Archimetrix 176
11.4 问题和练习 178
11.4.1 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