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本书对围绕API的技术理论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并用实战例子来加深对技术理论的理解。在API的特点、架构、应用的分析和讲述上是目前关于API的图书中独一无二的且已经过多次客户咨询API战略及API架构设计项目的检验,并结合人文方面的思考对程序员如何提高和成长为架构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1990年,多数企业里的信息系统和应用都是各自为政、互不连接的。大家开始意识到“信息孤岛”对业务发展的制约,并开始致力于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
2000年,有系统、成体系的企业应用集成(EAI)开始出现和完善。这一阶段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在通信机制和通信数据两个层面上利用企业服务总线(ESB)将需要进行集成的系统和应用之间的关联性进行解耦的问题。事件(Event)和公共数据模型(CDM)便是这个阶段相应引入的概念。然而,对涉及系统集成应用的开发者来说,解决每一个独特的系统和应用连接的复杂性问题依然是大挑战之一。
2005年,服务的概念开始被广泛采用。一统天下的SOAP服务逐渐成为每一个开发员必备的技能。服务主推的是系统连接和系统所包含的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将系统连接的复杂性(对系统集成的设计和实施)掩盖起来,强调的是业务逻辑的重用性。
2015年,早在2000年就已提出的REST的架构风格被越来越多地认可,RESTAPI大行其道。API并非要取代系统集成和服务;而是要在更高的抽象层次上对业务进行重新思考,力图将企业的资源放到业务应用开发团队的手中,让他们能够自主、自助地完成自己的业务项目,并最终实现应用互联网和成规模的API经济。
《现代API:通往架构师之门(第2版)》首先回顾系统集成及服务的历史,对其核心概念和核心思想进行重新阐述;然后从基本概念、REST架构、生命周期、具体实施、实践、业务影响和技术前瞻等方面对API进行全方位的介绍;最后是作者对如何成为一个好的架构师的感悟与建议。贯穿全书的是作者在过去近20年里,为北美18个行业里的50多家大型公司进行系统集成及API项目设计和实施积累下来的实战案例。
期待《现代API:通往架构师之门(第2版)》能够为有志于成为优秀的系统集成和API架构师的开发员们提供一条学习和提高的借鉴之路。同时,也希望《现代API:通往架构师之门(第2版)》(尤其是第14和15章)可以为正在寻找企业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方面商业案例的MBA教员和学员们提供一些思路和素材。
《现代API:通往架构师之门(第2版)》首先回顾了系统集成及服务的历史,对其核心概念和核心思想进行重新阐述;然后从基本概念、REST架构、生命周期、具体实施、实践、业务影响和技术前瞻等方面对API进行全方位的介绍;最后是作者对如何做一个好的架构师的感悟与建议。贯穿全书的是作者在近20年里,为北美18个行业里的50多家大型公司进行系统集成及API项目设计和实施积累下来的实战案例。
《现代API:通往架构师之门(第2版)》为有志于成为系统集成和API架构师的程序员提供了一条学习和提高的路线图,适合程序开发人员及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李泉,资深系统解决方案架构师,目前任职于美国MuleSoft软件公司(已被美国Salesforce公司收购)咨询服务部。曾任职于美国TIBCO软件公司咨询服务部。在过去18年里曾领导和参与了多个世界上很有影响的大型企业应用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项目,用户包括北美18个行业里的50多家大型公司,主要针对新的大型企业软件系统、API及云平台应用的设计和技术实施。
在此之前,曾在美林证券公司纽约总部任副总裁,负责面向服务架构的应用软件项目的标准化工作,并监督辅助项目的标准化执行(SOACoE)。
长期以独立IT咨询顾问的身份从事大型企业应用软件系统的服务工作,主要侧重于企业应用整合(EAI)、面向服务架构(SOA)的软件开发、现代API应用、实时复杂事件处理(CEP)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曾与美国电力科学院及斯坦福大学联合进行大型电网模型处理和系统整合的研究工作,并在IEEE发表论文。
拥有美国休斯敦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并拥有Enterprise Java Architect和Java Programmer证书,MuleSoft Certifed Developer证书,以及TIBCO Certified Professional证书。
2017年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译著《重塑IT:应用互联网如何改变CIO的角色》。
首先要感谢清华大学(我的母校)出版社给了我的书再版的机会,让我得以将第1版出版之后的学习和心得补充进来。
记得在第1版的计划和筹备时,有一个国内有名的计算机技术类图书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对我说,系统集成是个老话题了,没有新意,不如当下流行的如“高并发系统”等话题更前沿、更吸引人。令人沮丧的是,系统集成确实是个老话题,而且我们似乎一直也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20多年前我在TIBCO软件公司做服务项目时就在和系统集成打交道,至今在MuleSoft/Salesforce还是在做这件事。也没有什么这方面的书籍可供借鉴。
在我认识的专业人士中,有不少在企业里负责系统集成项目。他们都自称是系统集成和API方面的专家。我从不否认他们在这个领域里的经验和成绩。然而,20多年前他们就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现在他们还在请求我的帮助,以便为各自的企业选择新一代的集成和API平台。这就说明他们也没能将这件事做好。集成这件事并没有做好且一直以来不停地困扰着企业。我觉得究其原因,一是涉及多系统的系统集成问题确实很复杂,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我们的架构和设计理念不足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支持技术水平和业务要求的变化。
本书第1版中的内容着眼于架构师需要的知识和经验储备。当一个架构师初步掌握了这些内容之后,必须能够将这些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具体的项目中,对项目的决策人进行“洗脑”,最终达到期望的效果。这方面的工作要比架构设计的技术活儿难上十倍!
这次修订再版,我的收获之一就是通过思考理清了系统集成和API之间的关系(参见13.2.2节),这样,也就理清了本书的基础篇和正篇内容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的应用场景。再加上几个新的实战案例,希望本书的第2版能够为读者提供更深入、更清晰的分析和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