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 网络结构数据分析与应用 全面解读网络结构数据基础知识+解析场景应用+实操 潘蕊著》[61]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网络结构数据分析与应用 全面解读网络结构数据基础知识+解析场景应用+实操 潘蕊著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潘蕊 张妍 高天辰
  • 出版时间:2023-01-01
  • 热度:2486
  • 上架时间:2025-03-08 06:13:5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全面解读网络结构数据基础知识:通过社交网络等实例介绍网络结构数据的定义与分类,清晰易懂,新手入门。
详细厘清算法逻辑:详解网络结构数据的可视化、网络的描述统计、经典模型、社区发现、链路预测等核心知识
深入解析场景应用:算法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深入浅出解析网络结构数据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可实操、能落地:有理论有实战,介绍网络结构数据算法与技术的实际应用,步骤清楚,条理清晰,有代码,能实操。

 
内容简介

当今社会,网络结构数据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如何从这些数据中挖掘出价值,并且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研究方向。《网络结构数据分析与应用》主要帮助读者初步了解网络结构数据,学习使用R语言进行实际数据分析。
《网络结构数据分析与应用》共七章。章主要讲解为什么关心网络结构数据,介绍了R语言及常用的包,同时整理了常用的网络数据集。第二章介绍了网络结构数据的定义及分类,并整理了大量实例以帮助读者快速熟悉网络结构数据。第三章讲解了网络结构数据的可视化,重点介绍了针对大规模网络的可视化方法及网络的动态交互式可视化。第四章介绍了描述网络特征的各种统计量及重要的网络结构,并给出了实例。第五章重点介绍了三种经典的网络结构数据模型, 第六章主要介绍了网络结构数据中社区发现的相关概念及方法,并整理了常见的评价指标及标准数据集,通过实例向读者展示社区发现的应用场景。第七章介绍了网络结构数据分析中的链路预测问题。
《网络结构数据分析与应用》适合网络结构数据的初学者,相关专业的学生或对网络结构数据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潘蕊,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副教授,中央财经大学龙马学者青年学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维数据分析、网络结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建模等。在Annals of Statistic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中国科学:数学》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著有《数据思维实践》。
张妍,女,厦门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网络结构数据。
高天辰,男,厦门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复杂网络分析。

目  录
第 1 章 概 述 1
1.1 为什么关心网络结构数据 2
1.2 R 语言与 igraph 包 3
1.3 本书所使用的案例数据 5
第 2 章 认识网络结构数据 9
2.1 网络结构数据的定义 10
2.2 网络结构数据的分类 10
2.2.1 0-1 网络 11
2.2.2 加权网络 12
2.2.3 符号网络 14
2.2.4 双模网络 15
2.2.5 动态网络 15
2.2.6 其他类型网络 16
2.3 更多例子 18
前  言
2009 年,我首次接触网络结构数据。当时我的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王汉生教授开设了一个讨论班,带着我们学习这种全新类型的数据。我记得当时我们读的是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and Applications这本英文教材,两位作者 Wasserman 和 Faust 是网络结构数据分析领域的杰出学者。这本教材内容充实,不但有网络结构数据的基础知识,还配合了丰富的学科应用,使我受益匪浅。后来,我的科研就一直围绕着网络结构数据展开,到现在也有 10 余年的时间。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读的篇论文是 Holland和Leinhardt 提出p1模型的文章:An Exponential Family of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for Directed Graphs。这篇文章的内容我们在本书中也有介绍。
2014 年我进入中央财经大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将网络结构数据作为一个专题与学生分享。我发现学生对网络结构数据非常感兴趣,自己也能够找到很多实际数据并且做出有趣的分析。后来,有很多学生甚至开始自己采集和整理高质量的网络结构数据,本书中的案例数据“统计学科合作者网络”,初来自我的一位已经毕业的硕士生王思雨。然而,在授课过程中我没有找到非常合适的中文教材,一直依赖自己不断迭代的课程笔记。因此,我便萌生了自己写一本教材的想法。这个想法首先得到了我的博士生导师王汉生教授的肯定与鼓励。紧接着,我找到了两位合作者,高天辰和张妍。高天辰和张妍是我的硕士生,毕业之后在厦门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们在网络结构数据的科研和实际应用方面都有所沉淀,也为本书的成稿做出了很多贡献。
书摘插画
插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