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这是信息化浪潮目前最时髦的口号。回顾通信发展的历史,以光波和电波“做媒”,信息通信已融入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每个角落,尤其是自1987年我国正式迈进移动通信时代以来,短短30多年,移动通信的连接对象、连接方式、应用场景及通信能力已发生颠覆性变革,时下已进入万物互联的5G新时代。
经过近几年高强度投资和大规模建设后,面向2C用户的5G公网日趋完善,面向2B业务的5G专网正蓬勃发展,行业应用前景十分广阔。5G绝非简单的“4G 1G”,远非一缕孤独的风景,相反,5G是构建信息时代的坚实底座,以用户为中心,以网络为主线,以连接为主题,向用户提供全场景、全连接、全业务的通信服务能力,直至实现“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的终极目标。
在5G工程项目中,结构化思维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破解方法往往始于提问,一问“是什么”看清事物本质,二问“为什么”厘清业务逻辑,三问“怎么做”推动工程落地,四问“好不好”回顾执行效果。在此基础上,做扎实“道、法、器、技”4项基本功,抓住搭建知识体系、萃取最佳实践和交付合格产品3项主要工作,持续提升5G敏捷交付能力和积累高效工作经验。
笔者长期扎根通信行业一线,亲眼见证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更深谙通信工程师的艰辛和困惑,划开页面,你遇到了真实的通信民工。本书以5G技术为载体,以结构化思维为脉络,从指导思想、方法模型、效率工具、操作技法4个层面思考,全流程贯穿5G网络规划、数据建模、仿真推演、勘察设计、工程制图、预算编制和文件交付等关键环节的工程做法和实战案例,以期为从事5G网络规划与工程设计的通信工程师提供参考范本和思考方向。
本书主要内容
第1章主要探讨和分享5G工程思维、工作范式和工程做法等思考方法,重点阐述了5G系统观点、增值理念和结构思考,在此基础上,主要介绍了工作整理术、专业知识库、标准规范库和工程范例库等知识体系的搭建方法。
第2章主要探讨和分享5G网络规划的频率规划、场景划分、部署策略、容量规划、覆盖规划和参数配置等规划做法和实战案例。
第3章主要探讨和分享5G网络规划中数据建模、链路预算、仿真推演等模型方法,并针对网络问题发现、覆盖能力评估、网络系统仿真等问题提出全流程解决方案。
第4章主要探讨和分享5G勘察设计、设备布局、电源配置、工程制图等环节的工程做法和实战案例,输出一份合格的设计方案和工程图纸。
第5章主要探讨和分享5G预算编制的技术逻辑、计价规则、编制方法和实战案例,借助思维导图厘清费用结构和操作方法,输出一份合格的预算文件。
第6章主要探讨和分享5G设计文件、演示文稿和解决方案的技术要求和实操技法,厘清工作思路和编制文档模板,输出一份合格的设计文件。
阅读建议
本书既从宏观层面上概览了5G规划设计的技术原理、组网架构、策略原则和方法流程,又从微观层面上延伸出站址规划、现场设计、工程制图、预算编制和文件交付等实操技法,本书所举示例旨在加深理解相关内容背后的思想理念和工程做法,帮助读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掌握5G规划设计的精髓。因此,建议读者在阅读本书时,不仅要注重理解宏观层面的知识体系,更要深入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并结合提供的工程案例进行思考和练习,以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资源下载提示
素材等资源: 扫描目录上方的二维码下载。
视频等资源: 扫描封底的文泉云盘防盗码,再扫描书中相应章节的二维码,可以在线学习。
致谢
本书的写作和出版得到了同事、朋友和家人给予的鼓励和支持,特别是柏松、杨磊、冯桂敏、韦凤、全鹏等工程师为本书提供了工程案例和实践经验。同时,感谢赵佳霓编辑和审校人员对本书的策划和编审,以及在长达三年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家人给予的理解、鼓励和支持。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希望读者热心指正,在此表示感谢。
许景渊
2024年10月
于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