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 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理论与实践》[66]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理论与实践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胡波主编 林青 陈强副主编
  • 出版时间:2023-06-01
  • 热度:2432
  • 上架时间:2025-03-08 06:13:5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人工智能对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本书以产业界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中的实际研发经验为基础,以高性能的智能小车和高度仿真的车道沙盘为教学工具,为初学者打开一扇通往人工智能世界的大门。书中既没有艰深的原理讲解,也没有编写晦涩的算法,而是通过引导读者亲身感受并参与自动驾驶技术真实研发的各个环节,帮助他们找到运用人工智能方法解决自动驾驶技术挑战问题的乐趣。本书一方面系统介绍了人工智能及其在自动驾驶中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开放性思考引发读者学习人工智能的兴趣。本书通过“看车”“造车”“开车”“写车”“算车”“玩车”等六个环节,引导读者完整“研发”出一套自动驾驶系统。书中给出了读者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所涉及的核心知识领域,重点内容如下:

1. 看车:自动驾驶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2. 造车:自动驾驶系统的软硬件知识;

3. 开车:自动驾驶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4. 写车:神经网络解决自动驾驶问题;

5. 算车:自动驾驶的模型训练与调优;

6. 玩车:小车模型的部署与系统调试。

教学资源

1. 微课视频

2. 程序代码

3. 教学大纲

4. 教学课件

注:微课视频在本书文中扫码即可观看,其他文件可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本书页面(或“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微信公众号)获取下载。

 
内容简介

本书参照产业界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基本流程,充分借鉴了产业界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中的实际研发经验,以高性能的智能小车和高度仿真的车道沙盘为实验教具和运行环境,深入浅出地讲解自动驾驶技术的原理与实际应用,为初学者打开一扇通往人工智能世界的大门。本书以帮助初学者如何从无到有地打造出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小车为主线,内容分为看车(了解自动驾驶)、造车(设计智能小车)、开车(收集训练数据)、写车(编写自动驾驶模型)、算车(训练和优化自动驾驶模型)、玩车(部署并验证自动驾驶模型)6章。初学者可以通过边学习理论知识边动手实践的方式,系统学习人工智能的算法理论和应用实例。本书没有堆砌艰深晦涩的公式推导,力求将枯燥难解的算法原理及模型进行直观的讲解,希望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现实中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并获得运用人工智能解决自动驾驶难题的乐趣。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合作为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开发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胡波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工业与信息化部IMT-2030(6G)推进组专家组成员、教育厅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为无线通信接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电子学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先后主持教育厅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产教协同育人项目及上海市教改项目多项。主要从事智能信息处理与传输、未来无线通信技术、智能传感网的参数估计与跟踪、智能图像与视频处理、基于视频的目标检测与跟踪、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图像、视频)设计与实现等方面研究。

目  录
第1章看车: 自动驾驶概述
1.0本章导读
1.1认识自动驾驶
1.1.1什么是自动驾驶
1.1.2自动驾驶的分级标准
1.1.3当前业界自动驾驶技术的主要进展
1.2自动驾驶的实现
1.2.1自动驾驶的核心问题
1.2.2自动驾驶的技术实现
1.2.3自动驾驶的研发流程
1.3自动驾驶中的人工智能
1.3.1实现自动驾驶的智能系统
1.3.2自动驾驶与人工智能
1.4自动驾驶面临的挑战
前  言
毫无疑问,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迎来了又一波热潮,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的应用已经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特别是一些科技新兴行业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需求和应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
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阵地,高校近年来也增设了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以满足各行业对人工智能技术人才的需求。而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人工智能作为交叉学科,对学习者自身的专业基础要求比较高,前置课程(例如高等数学、工程数学、计算机原理与体系结构、数据结构、计算机编程等)的学习会占用本科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些学生曾向教师反馈: 前置课程比较理论化,学起来枯燥,很多时候即使学完了,也不太清楚如何应用。由此可知一些学生在还未真正开始学习人工智能技术时,就已经觉得门槛太高,望而却步。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中,很多初学者最先接触的是神经网络模型的相关理论和算法,其中也有一些经典的模型(例如MNIST手写数字识别)作为实践案例,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类似手写识别、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应用案例已逐渐变得平淡无奇,无法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热情,并且这些实践案例大部分是基于计算机或者手机平台部署实现的,初学者很少有机会将人工智能的学习与计算机或者手机之外的产品连接起来。
媒体评论
★在智能交通领域,研发可以自主驾驶的车辆是全世界都关注的方向。利用多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实时决策,这将改变交通成本,使人们的出行更加灵活与便利。长期来看,自动驾驶甚至会改变人们对于物理世界中“移动”与“固定”的观念。设想一下,可以重新规划未来城市的功能,或者用在过去难以想象的方式自动提供各种上门服务……这一切都源自人工智能驱动的交通系统。《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理论与实践》为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和学生提供了实践案例和相关理论基础。
——John Roese 戴尔科技集团全球总裁兼首席技术官
  
★新形态教材的基础是课程,《自动驾驶一一人工智能理论与实践》教材中遴选的内容是复旦大学与戴尔科技集团深度产教融合的成熟课程成果。很多学校都准备开设相关的课程,但缺乏影响力大且具有丰富实验案例的教材,所以这本教材的编写非常及时,意义深远,尤其是围绕新形态教材还可以进一步开展多种协作学习、分时学习、线上线下全时空教学等实践探索。

相关推荐